汉代人的休闲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同样也是很难被定义的。从休闲的本质特征看,但凡是隐含非功利性质的自由活动,都可以进入休闲活动的行列。休闲场所是休闲活动的有形载体,且能对繁杂的休闲活动加以整合。那么,汉代的休闲场所有哪些呢?

01园林:汉代特权阶层、富人阶层的休闲场所

1.汉代皇家园林及相关休闲活动

汉代园林是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的畅情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其中皇家园林,包括园林内的娱乐表演有时也会向大众开放。但若据此否定汉代园林主流的封闭性也是欠妥,总的来说,汉代园林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或者归他们私有的休闲场所,普通民众难以享用。

以上林苑为代表,上林苑本是秦始皇建在渭河之南的一处苑囿,汉武帝时期进行过大规模扩建。上林苑自然景观非常雄伟壮丽。有一座庞大的植物园。这里地域宽广、地形复杂,分布有山泽湖沼,植被本来就很丰富,后来又大规模地引进全国各地的珍贵花木。上林苑同时也是一座大型的动物园。

另外,上林苑中离宫别馆众多。一般都是基于游赏山水或狩猎等休闲活动中休憩、止宿时对场所的需求而建造的。值得留意的是平乐观,这是汉代上林苑中的一个规模相当大的游乐场,游乐活动丰富。有平乐观的表演,有“总会仙倡”的歌舞表演,还有幻术“鱼龙曼延”和“东海*公”。

除此之外,上林苑中的离宫长杨宫有射熊观,它不单是皇家围猎场所,还是斗兽的场所。汉代皇室圈养异兽、观斗兽的风气相当盛行。上林苑内还有走马观、走狗观。

历史记载,汉代皇家园林既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又有精彩的娱乐表演,还有齐备的休闲设施,无疑是当时 游赏价值的休闲场所。

2.汉代私家园林及相关休闲活动

汉代在皇家园林之外,已经出现了王侯官僚、富商大贾等建造的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在西汉初期还很罕见,只是汉初分封宗室为王,诸侯国的制度仿照中央,诸侯王往往会营建苑囿。在汉初诸侯王营造的苑囿中,梁孝王的兔园最为 。

武帝以后,随着官僚贵族、地主富商广治田产,生活日益奢靡,关于私家园林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西汉后期,贵族官僚的第宅园池更趋奢华。西汉时民间营造园林已不限于贵族官僚,有实力的地方豪富也经营园林。

东汉时期见于记载的私家园林逐渐多了,尤其是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操纵*权,贵族、官僚敛聚财富,追求享受,都竞相营建第宅园池。官僚权贵修造宅园,到东汉后期的桓、灵二朝,应该是更成气候了。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庄园已经出现园林化的倾向。当时的很多庄园宅第规模宏大,楼观壮丽,池苑堂阁相望,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02市:汉代民众的日常休闲场所

1.市成为休闲场所的原因

汉代的市井生活非常活跃,除了买卖商品,人们去市场游玩的风气也相当兴盛。汉代市为何能成为百姓难得的日常休闲场所呢?

(1)适合人际交往。汉代百姓居住的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邻居之间以垣墙隔开,百姓的生活基本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市的管理则不同,由于衣食用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市场的供应,每个人都必须定期去市购置商品。因此,人们在工作劳动之余,如果想找人聚会或者从事其它放松的活动,最方便的去处便是市了。

(2)市场买卖。市场上除了买卖双方外,还有一种专为买卖双方评定物价,撮合交易的人。市中还有一类无所事事,到处找乐子的看热闹少年。

(3)贤士的议论场。由于市的管理相对松弛,有些因故流亡的人,常藏匿在市中。市也是乞丐讨生活的地方。三教九流共处一市,可以说明市的包容性很强,与此同时也说明市很混乱。

(4)交流及获取信息。历史记载,每天拥入长安城中市的人相当多。其他各地的市应该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正是由于市的人口多,为了吸引注意,造成影响,人们的很多活动都会选择在市上进行。

因为同样的原因,汉代很多*府行为也选择在市进行。比如为了起到威慑的作用,当时处置死囚就是在市。弃市本指受刑罚的人皆在街头示众,让民众共同鄙弃。

总的来说,市对于汉代民众来说,它不止购买生活必需品。这里人口流动大、热闹非凡,有新奇的人与物,也能得到 的消息,所以对于生活相对枯燥的古人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是一个游玩和放松的好场所。

2.市作为休闲场所的表现

市可以说是汉代社会人气最足,最有活力的地方。人们热衷于到市中玩乐,看各种各样的热闹,并相互交流,扩大社交范围。市是个看热闹的好去处之外,那么,市作为休闲场所有哪些具体的游玩内容?

(1)购物。历史记载,汉灵帝在后宫开设市场店铺,让宫女们装扮成商贩模拟市场买卖行为,甚至还会加入因盗窃而相互争斗打闹的表演。灵帝本人也换上商贾的服饰,在店铺里宴饮取乐。汉灵帝在宫内列肆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就是体验做买卖的乐趣。

(2)美食。汉代市内即买即食的熟食品种已经很丰富。此外,汉代饮酒之风盛行,酒肆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市中都有酒肆。经常去市内的酒肆消费可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买点糕点面饼之类的小零食就比较简单了。

(3)卖书和卖术。汉代市中卖术者很多,这既是汉代社会普遍信奉巫术的结果,又是导致巫风持续风行的原因。卖术的过程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神秘的,很多到市中去的人,出于好奇,都会停留在卜肆前。

(4)游戏表演。比如,市中可能有娱人的表演。历史记载,汉代杂技既包括叠案、跳丸、冲狭、幻术等小型节目,也包括缘橦、履索、鱼龙戏、马术、车橦等。

03民间的社:汉代基层民众的祭祀兼休闲场所

1.祭祀到休闲:汉代民社功能的变化

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分封制、宗法制的消亡,郡县制的确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也反映在社祭活动中。先是民间开始按行*区划置社,“里社”的大量出现就是明证。

进入汉代,国家对民社的管理又有变化。民间里社因祭祀费用和祭品需由里民自行解决,而具有了明显的民办性质。不过乡里之社仍然受到国家的重视,社祭和县以上的官社祭祀一样,都打着官方的烙印,比如求雨和止雨活动。

此外,民间社祭衍生出休闲娱乐功能也与社神在当时基层民众信仰中的地位的降低有关。还有就是在汉代,由于社神地位的下降,各地遂将一些被当地人称颂的人配祀社神,或单独为其立社。

2.社日的休闲娱乐活动

民间社祭如按照本义进行,集体性的祭祀应是其 的主题,但两汉时期,乡里祭社时围绕参与祭祀的里民展开的活动增多,活动性质趋于目的单纯的休闲娱乐,里民参与的积极性也日渐高涨,所以休闲娱乐似乎也有成为社日主题的趋势。

鼓乐喧腾是里社祭祀留给史家的主要印象。击鼓奏乐、相互唱和应该是社日营造狂欢气氛的主要手段。击鼓以祭社早在先秦时期即被纳入礼制,汉代应延续了此制,只是穷乡僻壤没有条件使用建鼓、巨钟,不得已而敲盆瓴代替。

后来,祭社时的鼓歌,与娱神的本义已渐去渐远,不过是借娱神之名行娱己之实,可以

借此机会调剂生活,宣泄情绪,并“自以为乐”,目的也就达到了。而这种比较单纯的出于舒缓身心的目的且形式自由随意的娱乐,已符合休闲的本质特征。

祭社之后的宴饮也是民间社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可能已经形成了祭祀时召友欢饮的习俗,无论祭祀规模,但有祭祀活动,就要召集好友畅饮,至于里部祭社这样的活动,会饮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里社祭祀时围绕里民的活动的丰富,官社祭祀时虔敬庄严的宗教氛围在里社中淡化了,而本义以外的节庆欢愉气氛却得到了加强,甚至盖过了前者,成为里部祭社的主色调。

04小结

适应于汉代人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汉代的各类休闲场所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休闲场所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休闲活动的展开,以及休闲生活的质量。如果从场所建设的发达程度来衡量汉代休闲场所的话,皇家园林肯定是当时建设水平 的休闲场所,大家认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