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在古都北京的建设与变迁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河道水系不仅提供生活的水源保障,也是漕运通商的重要基础,如今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原有功能渐渐淡化,但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记,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现代大都市的生态宜居性。

Part.1概况与沿革

什刹海位于北京老城的西北部,由一水相连的前海、后海、西海(又名积水潭)三片水面组成。由于它地处中南海、北海之北,故也称后三海。由于历史上古刹众多,连同周围民居、王府、园林、商街等,形成了今日的什刹海地区。年的什刹海规划中,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年成为北京市人民*府首批公布的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什刹海因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多样的文化资源、浓郁的市井生活所呈现出的独特的景观风貌,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我国“最美城区”之一。

什刹海的历史发展与北京城形成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特征。什刹海周边地区虽然在元代之前就修建了火神庙,开始出现了宗教和休闲活动,但什刹海周边地区真正开始大规模地改造和利用还是元代以后的事。

元大都时,京杭大运河和经海路而来的漕船到达通州之后,可上溯进城,直驶积水潭。当时的积水潭水面辽阔,帆影云集,积水潭北岸的日中坊很快就发展成全城的重要集贸中心,自然形成了元大都前朝后市的城市格局。

明朝时期,北京城进行了改造,积水潭作为漕运总码头的功能逐渐丧失,它逐渐由漕运码头而变为供市民游乐嬉戏的风景胜地,寺庙、园林、宅第开始大量出现在什刹海周边。清代的《日下旧闻考》曾记载明时的什刹海“名园古刹、市井住宅,沿湖共借水景,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成为都中 绝处。”

到了清代,什刹海的风景区重心也渐渐由西海(明称净业湖)移到前海和后海,什刹海周边出现了有名的酒肆、茶社,如:庆和饭庄、会贤堂、望苏楼、集香居,清音茶社等。曾有古诗将前海天香楼的描绘:“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坐,酒阑人醉雨丝丝。”

民国时期的什刹海,由于连年战乱,房屋日渐衰败,卫生条件日趋恶化。*权更迭使得王府功能进行调整,部分*府部门、学校入驻,部分农户在什刹海种植水稻,河床几乎被填平。

新中国成立后,什刹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淤改造。疏通内外城水道,形成老城内 条比较完备的河湖水系。经过长期的功能置换以及持续不断保护规划和修缮整治,这一地区逐渐成为融风景游览、传统居住、特色商业、历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什刹海传承了千年都城的历史文脉,是北京城六海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商旅云集的京杭大运河的端点漕运码头,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传统四合院建筑。这里汇聚丰富多元的文化要素,承载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京味生活。什刹海地区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也是紧邻北京历史中轴线,集传统生活居住、风景游览与文化体验于一体,展示老北京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传统人居特色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Part.2价值与特征

01文化价值

由于什刹海水系在北京城历史上特殊的地位,使什刹海地区不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还存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市井生活。

历史价值——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以其独特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直接记录了北京城的演变和京师风云中的若干重要历史事件。是老城内重要的传统居住生活街区、公共开放空间、文化游览胜地,记录着老北京城市的历史。

文化价值——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浓郁的民俗民风,承载着北京地方文化的特征。

景观价值——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既保持着传统街区风貌,又保持有北京老城内难得的一片天然开敞水面和园林游园,独特的历史风景和文化景观价值也是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既是市民活动、休闲观光的场所,又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防灾的功能。

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02空间特征

古都风貌的整体保护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来说,其空间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由前海、后海和西海构成的三海水面与周边的传统街区构成了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区别于北京其它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的空间形态特征。由于三海水面的影响,传统街区的肌理十分富有特色,周边的传统街巷胡同大都顺应岸线周边地形地貌的特点,少有规整的是东西、南北走向,分布着鼓楼西大街、烟袋斜街、白米斜街等一些斜街;再加上清代时修建了一些较大的王府院落,占到两到三进胡同的进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片区的胡同走向和分布。

由于历史的原因,环湖周边形成的大大小小的与居民休闲游憩的开放空间较多,同时具有开放功能的建筑也逐渐增多,包括寺庙、餐饮、茶馆、酒吧、商店等,环湖周边的休闲绿带和步行环境常常被逐渐开放的商业建筑中的活动所影响。

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什刹海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也形成了什刹海地区许多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特征的街巷胡同。如:烟袋斜街、白米斜街、护国寺街、柳荫街、鸦儿胡同、南官房胡同、北官房胡同等。以低层为主的院落建筑群形成和谐的背景,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分布在什刹海地区,衬托了德胜门、钟鼓楼古都地标性建筑。

Part.3规划与见证

早在8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首先提出了建立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建议,朱自煊教授支持完成了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总体规划,曾获住建部 规划设计二等奖,成为长期指导这一重要地区保护、整治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纲要和管理依据。特别值得记录的是,汇通祠的重建与开放,更是成为早在八十年代老一辈专家学者关心什刹海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见证。吴良镛先生亲自为汇通祠的重建题写了碑记《重建汇通祠记》,朱自煊先生、郑光中先生一道主持完成了汇通祠的重建方案设计,现在已经成为了什刹海西海最重要的历史地标。

在此后的近四十年的时间里,随着城市建设形势的发展,根据什刹海地区保护整治和发展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几代师生一直长期持续性的参与什刹海地区的保护规划研究和实践工作,又多次对这一地区的总体规划加以深化调整。回顾什刹海地区的四十年的保护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价值认知与旅游发展”、“整体保护与开发控制”、“重点整治与保护修缮”、“试点先行与机制探索”四个阶段。

01价值认知与旅游发展(-年):

这一阶段什刹海秀丽的自然风光、宝贵的滨水空间的价值开始被广泛认知,北京市西城区*府在环湖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立了风景旅游区,并成立了风景区管理处。这一时期先后编制了《什刹海地区总体规划》()、《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规划》()等,为什刹海环湖地区的定位、空间形态保护、旅游发展方向构建了基础框架,从工程的角度开展了景区景点塑造、景观环境修补、旅游设施建设等工作。

02整体保护与环境整治(-年):

年什刹海在北京总体规划中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保护范围包含了三海及周边3平方公里的建成地区。在城市开发管控的需求和整体保护的理念下,又先后编制了《什刹海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什刹海旅游发展规划》()、《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等,建立了由空间格局、文物建筑、传统肌理、街巷胡同、四合院风貌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保护体系,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了这一地区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在当时的老城更新改造的开发建设浪潮中,什刹海地区一直坚持对整体风貌的保护,施行保护整治和有机更新相结合的渐进发展策略,使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得以维护,景观环境不断改善。

03保护修缮试点与公共空间营造(-年):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理念的不断完善,对什刹海地区的保护项目的研究更为深入。举办年北京奥运会的重大机遇也为地区保护工作落实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与北京“人文奥运”城市综合环境整治战略相统一,《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人文奥运”三年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作为什刹海地区三年综合整治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充分挖掘和梳理了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解决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矛盾入手,把公共空间的营造作为带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的基础工作,提出了“整体保护、市*先行;重点带动、循序渐进”的规划策略。同时,年以来,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作为基础,先后完成《什刹海地区市*总体规划》、《什刹海地区近期交通整治方案》、《什刹海地区夜景照明规划》和《什刹海地区业态调整方案》、《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管理规划》等专项规划;近年来,结合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什刹海地区又先后编制完成了《什刹海街区整理规划》、《什刹海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分步实施了保护传统风貌、完善市*设施、合理组织交通、整治环湖景观、完善旅游配套等五大工程,打通环湖步道系统、实施西海环湖生态景观修复,使什刹海的景观风貌进一步得以提升和展现。随着市*府关于老城房屋修缮与人口疏解*策的出台、区*府组织实施的对烟袋斜街、护国寺街、鼓楼西大街、地安门外大街、旧鼓楼大街、德内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历史空间传统风貌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地区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品位。

04人居改善与机制探索(-年):

这一时期地区经历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管理体系探索和行*区划调整,保护实践的探索从环湖地区逐步向街区内部延展,更加注重对历史保护中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策机制的探索。年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得到北京市*府的批准。在此基础上,年烟袋斜街与金丝套地区的保护规划开始进行,并对烟袋斜街实施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引导传统商业活动的复苏。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社会学系进一步将社会学研究方法引入到北京市*府确定的六片保护修缮试点地区之一的烟袋斜街地区保护修缮规划试点工作中来,对烟袋斜街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历时半年的较为全面的居民调查,对于烟袋斜街试点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街区建筑环境以及居民的居住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保护更新的意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此为基础开展人口疏散及房屋修缮的*策设计,并编制完成这一地区保护修缮试点规划。年4月,北京市第39次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烟袋斜街试点片区保护修缮规划方案》。依据市*府批复的试点片区规划及对现状调研的分析,在所确定的大小石碑地区总占地面积0.37公顷的试点区启动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深入的社会调查,形成了保护、修缮操作的*策框架和详细规划设计方案。此后进行的《什刹海地区住房与环境改善试点院落工作方案》()、《白米斜街乐春坊四合院建筑试点保护更新设计》()、《西城区平房四合院地区设计导则》()等研究工作,从社会-空间的视角继续深化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与实施机制的思考。

Part.4研究与实践

01烟袋斜街的保护与整治

烟袋斜街是北京老城内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街道,长约米,东临老城历史中轴线地安门外大街,西接前海后海之间的银锭桥,遥望钟鼓楼,是联系环湖核心地区与地安门外大街的一条重要传统商业步行街道。烟袋斜街在历史上就是一条传统商业街巷,经营的内容以文物、古玩、日杂、小吃为主,曾有“小琉璃厂”之称。它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地区,体现了京城传统的生活居住与传统商业特征;是城市商业、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的核心地段;是“故宫-景山-鼓楼-钟楼”中轴线和“六海水系”城市绿化开放空间的关键节点。

烟袋斜街区位及年综合整治前环境破败的现状照片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年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正式获得批准之后,清华大学开始进行烟袋斜街与金丝套地区的保护规划,其中烟袋斜街及周边地区总计6.9公顷的范围,被纳入到北京市保护修缮六个试点实施片区。

规划过程中注意到对两个重要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