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位于徐州市云龙区郭庄路附近的庆丰商务园灯火辉煌。这里聚集了大大小小20余家餐饮店,是徐州近几年新晋的网红打卡地,热闹喧嚣的场面往往持续到凌晨四五点,有商家一晚上的营业收入超过20万元。
随着城市发展,一些老旧厂房、老商业设施、棚户区的功能定位、经营业态已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面临转型发展。近年来,徐州通过转换建设用地用途、转变空间功能等方式,将一批“老破旧”打造为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业态的空间或场所,为城市发展释放新动能。
改头换面“老破旧”点燃城市烟火气
“六七年前可没这么热闹,当时这儿是升辉集团的石材仓库,进进出出的都是物流车。”升辉集团庆丰商务园负责人王会中告诉记者,庆丰商务园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年前后,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庆丰商务园经历了一次转型发展。
庆丰商务园所处的大郭庄片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新城区、铜山区交界处,曾是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留白地区”,近几年正重点打造成为城市中央活力区,成为推动徐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
“城市发展起来后,园区作为仓库,和周围的环境已经不匹配了。”王会中说,这么好的地段,做仓库未免有点可惜。
转型做餐饮聚集地,庆丰商务园有自己的优势。这里靠近多个住宅小区、商务聚集地,消费潜力巨大,框架结构的仓库,改造成餐饮店成本不高。庆丰商业园面积大,更是有利于餐饮业集聚发展。
批入驻庆丰商务园的餐饮品牌是大张烙馍村和徐州宴,这两家都是徐州本土人气很高的餐饮品牌,入驻后迅速打开市场,吸引了大量客流。
“我们选择入驻餐饮企业时,非常看重企业口碑,并且会针对性选择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实现差异化发展。”王会中说。如今,朱火火龙虾馆、梨叁岁烤肉、迪佛卡音乐餐吧等一系列餐饮企业入驻,庆丰商业园成了徐州小有名气的美食打卡地。
在丰县丰邑美食广场,长长的走道两旁,60余家烧烤大排档整齐分布,干净整洁。这里是一家面粉企业的旧址,企业搬迁后,厂房一度废弃。
随着夜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丰县街头巷尾的流动摊位日益增多,环境卫生差、噪音扰民等问题相继出现。为打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和解决群众实际需求,丰县城管局选中这处废旧厂房,打造规范有序的美食夜市广场,让商贩有了合法经营场所,流动摊点不再流动,市容市貌得到提升。
改造后的美食广场,设置摊位小吃区、商铺排档区、服装区、游戏区、休闲区、停车区等区域,可入驻商家余家。
腾笼换鸟老厂房上“长”出新产业
位于鼓楼区民主北路68号的徐州创意68产业园是徐州 个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入口处,一座机器零部件拼成的雕塑“龙”,是这片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园区留下的辉煌印记。
在徐州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主北路68号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年,上海国信在这里创办纱厂,解放后改造成内衣厂;改革开放后,这里又成为徐州针织总厂,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国内 的天鹅绒生产企业。
随着鼓楼老工业区搬迁、产业转型,这里两万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失去往日的喧闹。年3月,民主北路68号改建工程启动,在保持原有建筑外貌的基础上,将老设备、老照片、老符号进行创意改造,使产业园在保留老工业历史文化风格的同时,达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要求。
如今的创意68产业园集聚艺术创作、收藏展示交易、艺术设计、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业态,成为各类文化创意企业经营者眼中的“福地”。
鼓楼区曾聚集徐州约80%的大中型化工企业,为适应主城区发展环境需要,鼓楼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推动传统工业搬迁关闭,全区搬迁关闭传统工业企业近家,28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全部关闭,腾出各类用地余亩,走出一条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转型之路,成功获批全省 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工程。
在沛县,废旧厂房搭上电商和直播经济的快车,成为徐州老工业区改造的新亮点。
沛县经济开发区铁西片区,因在徐沛铁路西而得名。这里曾是沛县工业聚集地,沛公酒厂、化纤厂、纱厂、毛纺厂都曾在这里留下辉煌印迹。
电商产业园项目汉兴就建在国营沛县毛纺厂和兔毛厂旧址上。几年前,这片老厂房就要拆掉时,沛县县委书记吴昊发现了这个“宝”,在他眼里,这里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他认为,将现代产业业态和城市历史记忆完美结合,老厂房完全可以焕发新生机,而拆掉这片厂房,就抹掉了几代人的记忆,“将来想重建也建不出这个味儿”。
园区最终决定改建为电商产业园, 限度保留旧厂房工业建筑风格,突出纺织文化元素的镶嵌,对原有破旧破损的建筑进行修缮、加固,修旧如旧。同时,用现代造园艺术和建筑手法,以现代元素点缀、微景观装饰。漫步在汉兴,随处可见上世纪70年代的口号、标语、工作场景,景观铺装、休闲座椅、标示标牌等设施嵌入纺织的历史元素,完美保留了城市记忆。
曾经破烂不堪的老厂房,如今变成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县级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企业集聚区、电商优品展示区、仓储物流区、商务配套区……汉兴成为沛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旅游观光打卡地,为沛县电子商务、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6家,年交易额达2.6亿元以上。
改头换面破旧立新中保留城市记忆
在云龙区,大郭庄机场去年年初完成历史使命,整体搬迁完成,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大郭庄机场是徐州市历史上 座机场,上世纪30年代初建成,位于云龙区大郭庄街道南侧,上世纪60年代进行改扩建后,成为*用机场。
大郭庄机场战机起降的嗡鸣声,承载着几代徐州人的记忆。年,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大郭庄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方案强调,不仅要盘活存量用地,做强城市发展能级,更要传承历史记忆,提升城市品位特色。
为凸显大郭庄片区的特色,传承延续地域文脉,规划有机借鉴国内外航天航空休闲主题业态的 案例,保留了大郭庄机场部分跑道;结合保留跑道规划建设一座中小型寓教于乐的航空科技馆;周边设置公园绿地,组织策划飞行器大奖赛、航空夏令营等活动,寓教于乐,向社会公众传播航空精神、普及航空知识,打造航空文化的飞翔公园;保留的机场跑道所形成的线型公共空间,除了作为飞翔公园的历史记忆景观及活动场所外,也可预留为城市大事件,如节庆活动、文化盛典、艺术集市、露天博览会、跑道光影秀等空间载体。
每逢周末,到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找家小店点杯咖啡,漫步在灰砖青瓦的街巷中,是徐州年轻人假期情有独钟的解压方式。
回龙窝由一竖两横三条总长不足米的居民胡同组成,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徐州市志记载,回龙窝在过去因为地势低凹,每逢下雨,南边户部山位置较高,雨水倒流,久积难泄,俗称“回流涡”,后称“回龙窝”。
回龙窝传统街区形态保存完整,是徐州市区仅存的少数能代表和展现徐州历史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历史街区。但由于年久失修,改造前,这里房屋低矮,破损严重,地势低洼导致街道排水不畅,居民生活严重不便。
年,回龙窝街区改造纳入徐州城建重点工程。为体现原汁原味的老徐州风貌,保留传统建筑样式,达到修旧如旧的视觉效果,回龙窝街区采用古旧建筑材料,使用古代施工工艺,以再现百年前古街风貌,重塑经典老徐州民居。经过改造升级,回龙窝彻底告别过去“老破小”的棚户区面貌,变身集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徐州文旅新地标。
去年9月,徐州市*府发布《徐州市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将老旧厂区改造列入城市更新的重点,提出城市更新要坚持历史文化保护,延续历史文化传承,挖掘和展示历史地段、文物和历史建筑等文化要素和文化内涵,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同时,《方案》严控大拆大建,提出城市更新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注重与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科学划定城市更新单元,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合理确定更新改造方案,加强城市空间立体开发,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琦张涛
编辑:陈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