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5-16日,由流媒体网主办,海南视听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协办的「海南论道暨第23届中国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海口隆重举行。
本届论道以“数智未来开势笃行”为主题,聚焦智能视听和电视大屏的智能化、数字化演进趋势,围绕产业的模式升级、场景革新、价值挖掘等热门话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助力智能视听迈向数智未来新篇章。
在16日上午举办的主论坛上,上海合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硬件事业部总监华英乔发表了主题为《家庭大屏AI娱乐产品》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海南论道和大家分享我们团队正在打造的家庭大屏AI娱乐系统。
上海合志一直致力于大屏AI娱乐内容的运营和开发,同时在全国也代理着很多优秀的大屏IP内容和产品,我们和这些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技术和运营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的产品在各个省份进行落地,以及一些本地化的运营工作。
我们自己主营的是“拉贝少儿”这个产品,现在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以及多个合作领域上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渠道同类产品中,我们的排名一直都在前三的状态。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内容制作和运营公司,但为什么现在要做AI娱乐产业,其实也是得益于我们大屏产业多年的运营经验。
大屏新增红利已过,如何破局?
目前,大屏存量用户是在不断提升的,但活跃用户在到达一定的峰值之后很难再提升,整体活跃率随着业务的发展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对我们来说,这个趋势需要警惕,尤其是很多人对这个趋势的评价很悲观,表现得很无奈。
这个趋势说明大屏业务的覆盖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我们已经把真正的刚需或者是有使用习惯的用户完全覆盖了,更多的新增可能是由于一些营销环境造成的,比如一些套餐的捆绑,一些业务的赠送,把很大一批沉默用户划进来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用户对我们的内容生产者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受制于这样的一个活跃率,整个行业的收入天花板也是可以触碰到的。大家可以想象,当分母在不断增大,而分子没有变化的时候,整个行业参与者之间的内卷就开始了。随着新增成本的高昂,它一定会带来分成比例以及话语权、主导权之间的竞争。对我们来讲,这就不是一个很好的赛道,或者说这根本不是我们的赛道。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一直着手在其他的业务线上进行探索。其中一条业务线就是智能硬件产品的销售和落地方案。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最早的尝试是着力于销售方案业务组合这个层面的。我们从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尝试智能音箱、学习机、儿童绘本机等智能产品的落地和销售,主要着力于业务的组合、产品的包装,让它成为一个用户能够接受的良好的产品形态。当然,销售渠道依然是我们一直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运营商,还有有线渠道。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积累了很多的产品落地方案,我们发展的省份如江苏、浙江、安徽、辽宁、广东、四川,还有西北的省份等,每个省都有不同的硬件销售模式、习惯、要求,这段时间的经验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看到很多智能硬件产品,它在市场上的真实表现是有多个层级的,一个产品它在省级别的公司,在地市级别的公司,在区里面,在营业厅,每一个层级对这个业务的表现和理解,我们都切实地去做了,去体验了,去了解了。
我们了解到了用户喜欢什么样的产品,营业员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各层级的领导站在业务的角度,站在一个宏观的前瞻的角度,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的合作伙伴究竟需要去推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看到了很多智能硬件产品存在设计上,尤其是商务设计层面上的缺陷,从而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一个活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在分子上面做手脚,要解决活跃问题。它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点,就是电视它是不是只能用来看的这个点。
除了观看,大屏有其他的一些业务场景,比如我们尝试了游戏、K歌,但是因为受到硬件性能的限制,比如输入设备的限制、网络的限制、硬件算力的限制等,所有的业务带来的体验,相对手机来讲都是有一些欠缺的,这可能也是大屏用户和手机用户高度重叠的情况下,大屏业务横向发展远不如手机原因之一。
因为相较功能全面的手机来说,其实大屏除了屏幕够大,有良好的家庭属性以外,它在硬件性能和网络的开放程度上来讲,是远远不如手机的。所以我们看到大屏的主要用户人群其实就是老人和孩子,中青年用户完全被手机业务给占据了。
再看看时下很流行的一些房屋家装布局,很多年轻人的房子的客厅已经没有电视了,甚至没有了沙发,更多时候它可能像咖啡厅的一角,或者是一个大号的书房,这种装修风格上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很明显的。如果我们的电视机不能给用户带来更多更有价值的场景的时候,它仅仅就是一个大号的屏幕,会被慢慢移出用户的客厅,而用户也养成了其他的娱乐习惯,他们不愿意去看电视,或者也没有了看电视的习惯。
从长远角度来讲,我们会永远失去这批用户,从而彻底丧失这块领域。所以我们意识到了新赛道的主题一定要符合这三类用户共同的需求,或者是一个正向的认知。正向的认知就是指这个东西大家都会觉得它好,不存在其他的争议。
比如说游戏业务,可能孩子很喜欢,年轻人很喜欢,但是中年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多的玩游戏,这样产品的主题或者认知上就会产生差异。当三个用户群体中有一个产生差异的时候,就会影响业务的整体发展趋势。因为大屏是天然拥有家庭属性的,一定是三类人群都认为这个产品OK,业务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入局大屏AI健身赛道
基于上述原因,最后我们选择了AI健身赛道,AI健身不同于普通健身,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视频观看,然后用户跟练,它更多的是通过设备对用户的动作进行捕捉,然后指导用户,给用户健身效果的评价。相比重复枯燥的视频跟练,这种形式更加具有趣味性,变化性更强,专业性也能得到提升。
从业务逻辑上来讲,AI健身其实就是视频录入设备,我们的摄像头将拍摄到的信息传到处理终端,处理终端根据拍摄的视频信息,将用户的骨骼和动作信息进行提取,与软件程序进行匹配,让软件知道用户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样的动作。根据用户跟练的视频信息,通过一些数据的配置,对用户进行指导、打分,告诉用户哪里跳得好,哪里跳得不对。
其实这些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很多行业的先驱,早早开始布局AI健身这个领域。大家发现AI的运算会占用大量的硬件算力,以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或是已经普及的机顶盒,甚至是一些智能电视来看,这样的算力其实根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我指的无法达到要求是它在运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卡顿、延时,甚至丢帧的情况,无法流畅地运算整个交互环境,会给用户带来很差的交互体验。
在大屏上进行交互,AI交互其实有两套相对成熟的方案,一个是通过AI摄像头,利用USB有线进行传输,将视频信息传输到机顶盒中进行运算;另一种是通过手机连接机顶盒或者是电视机,通过蓝牙或者WiFi将手机录制的视频信息实时同步到机顶盒或者电视机当中。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是作为一个纯粹的内容播放的载体,软件运算全部依赖于机顶盒,视频的采集是通过AI摄像头或手机完成。
这两个方案最大的区别,一个是通过用户的手机完成的,另一个是用户需要再去购置一个摄像头,这两个方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手机方案你可能需要去考虑手机的合理安置地点,因为它需要有一定的角度,需要有支撑点,才能稳定地去拍摄人物的动作信息。这期间用户需要固定手机,而且它会完全占用手机,这个时候不能一边健身一边发 对每个用户来讲,情况可能都不一样。如果是老年人的老年机,它的性能和算力很难达到这样的一个要求,相当于这一批用户对于这个方案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去体验。从产品使用的便捷性来看,也不适合老年人和孩子操作。就我个人来讲,我是了解里面的技术原理的,实际上,我每次这样去连接、去操作的时候,我也会觉得非常麻烦,这种麻烦会变成我不想去用AI功能,我可能就跟着视频练一练就可以了。再往后,可能我连视频都不想看了,这个场景就被我抛弃了。
在整体的市场教育成本上,手机方案的复杂性也会导致整体的教育成本过高,我们很难找一个很好的线下渠道,耐心地去教导用户如何接受使用这样一个产品的逻辑。更重要的是,手机方案并没有在原有业务中延伸出新的赛道,它仅仅是对原有业务内容形式的一种能力补充,一种针对这种业务能够顺利运行的完善,尤其是线下渠道,对于这样的产品其实是没有兴趣的。手机解决方案唯一解决的问题就是价格门槛,同时也是AI摄像头唯一的劣势。
悦动圈AI摄像头
我们打造的AI摄像头它的放置非常简单,直接置于电视机上面就可以了,有一个稳定的支架设计,不受手机性能、网络性能、机顶盒性能的影响,USB接口即插即用,不需要额外的安装调试激活之类的复杂操作。它和相关权益进行打包以后,在线下渠道拥有很好的销售场景,这也是我们这两年总结出来的智能硬件在线下渠道销售的模式。
正是因为用户去线下渠道,尤其是各大营业厅,在这个情况下去推广产品的时候,你让用户现场花钱买一个虚拟权益的难度,肯定是高于让他花钱买一个马上就可以拿走的智能硬件,这是用户消费心理决定的。
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解决价格门槛的问题,AI摄像头在AI健身这个领域,甚至是其他的AI交互领域,是远远胜于手机方案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推出了悦动圈AI摄像头HZC,这是我们和悦动圈联合打造的一款拥有独立芯片的产品,它的算力完全可以支撑起单人或多人的AI健身场景。
与硬件配合的则是我们AI悦动圈大屏版软件权益产品,它拥有多种健身内容,包括单项训练、健身项目、各类舞蹈等,用户只要将摄像头连接在机顶盒上,然后通过卡槽固定即可开机使用,非常方便。用户对着大屏视频进行跟练,信息会同步在视频侧方,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动作幅度和准确度进行评分和指导。
除了AI健身内容之外,我们还为产品提供了一个AI游戏环节,这种形式就和Xboxkinect的体感游戏类似,完全使用摄像头去捕捉用户的动作信息,反馈操作指令,推动游戏进行运算,我们也制作了一些小的休闲游戏,积极推进大屏游戏厂商、合作伙伴加入到生态链当中去,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第一批样机下线以后,第一时间是和我们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省份进行了一些沟通,包括运营商、有线,令我们欣喜的是,他们给了我们更多更好的思路,他们通过各自的经验为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扩展方向,或者说是更多价值上的认知。特别是有人说我们的产品可能是一个开启大屏新型场景的钥匙,激活了很多大屏业务场景,不仅仅是我们现在专注的AI健身领域,可能还包括体感游戏、舞蹈教学、广场舞,还包括在“双减”*策之下,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的体育训练,这些都在AI互动场景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我们的摄像头上是配置有麦克风的,我们不仅为电视提供了“眼睛”的能力,还提供了“耳朵”的能力。在这个能力基础之上,运营商一直在推进的一些重点业务,其实也是可以在大屏上进行结合的,包括安防监控、在线问诊、视频通话,在我们AI摄像头的能力范围之内,这些业务都是可以完美兼容的,甚至可以成为全屋智能大屏终端的一个能力配件,对它的能力进行一个补充。
这样一来,其实摄像头的价格门槛就会因为它兼容业务的丰富性而被降低。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线下渠道发展这样一个硬件后,可以为它配置上更多丰富的业务套餐。也就是说,在渠道层面,只要推一个硬件就可以完成多个业务指标,而不是推一个安防摄像头,配备的业务就只有云存储,推一个路由器,就只是为了跟宽带进行绑定,因此这款AI摄像头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AI摄像头会有更多想象空间,因为它不是基础设备,它在基础设备之上增加了额外的能力空间,拉升了整个大屏业务的发展纵深。所以,我们的AI摄像头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现在所想到的这些仅是一个开端,随着业务的落地、硬件的普及,还会产生更多更丰富的玩法。同时,它必然也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健身、游戏、舞蹈等增值业务,都会在硬件普及的基础之上迸发出更多活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