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浦区赵巷体育公园向市民开放,浦东新区前滩体育公园部分区域也已投入使用。从年建成开放的上海市首个体育主题公园闵行体育公园,到现在综合改造中的徐家汇体育公园,上海的体育公园多了起来,体育正日渐渗透到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中。疫情后,市民户外运动空间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大。上海现在有哪些体育公园?体育公园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今后,即便没有冠以“体育”二字的公园能否也成为运动的新空间?记者通过采访调查,得到一些答案。
市民运动需要更多户外空间
脱下口罩,在闵行体育馆前快乐跳跃,这是伊虹最近在朋友圈发的一张照片。伊虹是路跑爱好者,家住闵行区的她最常去跑步的地方就是闵行体育公园。夏日繁花、秋日银杏,大家总能在朋友圈看到她晒路跑的身影和公园的四季。
闵行体育公园内有开阔的草坪、宽广的湖面,还有篮球、自行车、垂钓等体育项目设施,把运动休闲融于独特的环境景观中。伊虹告诉记者,“公园里的体育场馆可以游泳、打羽毛球、打篮球。每到周末节假日,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公园进行户外活动。”
古希腊人认为,只有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对人的智慧和身体发育才能产生有益的作用和影响。早期,人们将运动场地建在大片绿地附近或直接建在草地上,后来逐渐发展到从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心划出一小块土地,设置体育运动设施,供居民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户外游憩。疫情后,市民参与户外运动的比例将进一步增高。但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可供人们户外日常活动的场地捉襟见肘。
体育公园建设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多城市绿色空间,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目前市级的体育公园有两个,一个是位*定区的上海市民体育公园,另一个是徐家汇体育公园。此外,各区也在因地制宜兴建体育公园,满足区域内居民的需求。比如杨浦区*兴体育公园堪称上海笼式足球的“发源地”,普陀区体育公园拥有上海市唯一的专业皮划艇赛道,新江湾SMP滑板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滑板公园……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各类体育公园近10个。
上海社区体育协会副会长刘欣表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定程度推动了体育公园的建设,特别冠以“体育”二字,也是向市民释放积极运动的信号。
同时,上海近年来的体育场地一直在城市绿地挖潜。比如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嵌入式发展,在滨江贯通、苏州河改造中新增了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和健身器材等,但市中心还是缺乏成片的、具规模的体育公园。刘欣认为,“体育公园是指有较完备的体育运动及健身设施,供各类比赛、训练及市民的日常休闲健身及运动之用的专类公园,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向融合多种活动的生态绿地的方向发展,强调活动多样、内容丰富,满足各年龄层使用者的大众要求,尤其是考虑学龄前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
体育公园正形成多样化特色
体育公园最大的特色或者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将运动体验与生态自然相结合。体育公园里究竟可以玩些什么运动?记者梳理了一下,目前上海的体育公园大致可以分为专项型、休闲型、健身型的特色。
今年年初正式开放的上海市民体育公园·足球公园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足球公园,属于专项型体育公园。一期工程设有11人制足球场18片(含天然草皮足球场4片)、5人制足球场32片、篮球场25片。地处嘉定区的地理位置,也让公园可以辐射长三角地区的足球爱好者。
在徐浦大桥下的前滩体育公园,则可以在大草坪玩出各种项目。公园内一片4万多平方米的天然草坪,适合足球、美式橄榄球、英式橄榄球、棒球、板球、垒球等各项运动。草坪面积相当于4个11人制专业足球场,或者可同时容纳20支球队举行8人制足球比赛。此外,还有人工草坪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户外体育设施,也是专项型球类运动的公园。
相比而言,赵巷体育公园实现了将休闲娱乐活动在自然绿地中进行,兼具生态、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公园分为三个景观带区域,西区的绿色活动空间有BMX自行车场地、生态漫步道;中心区有居民健身场所、攀岩活动区、可供开展8人制足球比赛的综合性大草坪;东区则设置网球场、篮球场、慢跑道。目前,运动设施还在逐步向市民开放。
位于菊园新区的北水湾体育公园是嘉定首个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公园,也是上海唯一拥有沙滩排球场的体育公园。公园内有健身步道、篮球场、足球场、门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因为毗邻嘉汇社区,更凸显全民健身的功能,极大地缓解了嘉定北部大众体育锻炼场地不足的问题。据介绍,疫情前,日流量达到多人次。
体育公园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资深体育评论员段翔认为,既然是体育公园,首先是要保证有足够充分的体育活动场地,同时体育公园应兼顾尽可能多的体育项目。“体育公园应以体育锻炼为主,其他配套设施可以围绕健身者需求展开。并且最好考虑一年四季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需要室内、露天设施相结合。”
发挥体育内核作用还有功课可做
从体育公园的定位而言,未来能够满足多功能、复合性需求将是发展方向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正在改造中的徐家汇体育公园,让市民如此期待。
徐家汇体育公园的目标是建成面向未来的新地标和世界级的体育综合体。在确保原有室外、室内体育设施只增不减的基础上,新建适合市民日常运动和锻炼的下沉式体育综合体,包括40片羽毛球场、30片乒乓球场、3片网球场以及壁球、击剑、体操、健身房等设施。公园分为南北两大主题,北面为“有氧公园”,南面结合现有市民游泳馆创造一片“运动公园”。同时,新建两条环形健身跑道分别串联南北两大公园。建成后这里不但能满足各年龄层次人群的健身需求,还将体现人性化设计,比如为健身人群提供淋浴、储物空间等配套设施。
从硬件上来说,上海的体育公园完全不输国际标准。但如何让体育公园以人为本,发挥其内核作用,还有很多功课可做。
刘欣对纽约中央公园的运动氛围印象深刻,“那里几乎24小时都有人在锻炼,沿着公园外围有自行车道和跑步道,公园里有网球场、棒球场。在公园入口处,能看到所有场地的清晰告示牌,包括慢跑大圈小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我当时还拿到一张游客地图,地图上标出从五号大街走到中央公园有多少距离,到公园里面走一圈多少距离,鼓励游客步行了解纽约,这样把体育和旅游结合起来,很好地倡导了体育生活化的理念。硬件是用来提供服务的,软件的完善可以更好地发挥硬件的作用。”
跟纽约中央公园一样,地处城市中心的伦敦海德公园也是当地市民最主要的运动场所。追求自然、健康,即便是跳健身操、练瑜伽,人们也更喜欢在公园的大草坪上进行。在海德公园,经常能看到足球、赛艇、马术等运动,这些都是英国人喜爱的体育项目。许多民间体育俱乐部也在海德公园进锻炼,其中包括著名的有着百年历史的冬泳俱乐部——长河游泳俱乐部。无论天气如何,该俱乐部成员每天都会坚持游泳,圣诞节也不例外。伦敦海德公园还能承办大型的体育赛事,年伦敦奥运会铁三比赛和年铁三世锦赛都曾在这里举行。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陈锡尧谈到,伦敦海德公园、纽约中央公园,虽然没有冠以“体育”二字,却形成了良好的体育生态圈。“与其说它们是城市公园,不如说是普通市民的运动场。可见城市体育公园的发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是公园都能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像美国有大的体育公园,也有街角巷尾小的篮球公园。利用好金边银角或闲置场地,也能打造城市亮丽的运动风景线。打个比方,体育场地里的大饭店要有,小粥摊煎饼铺也要有。目的都是引导市民走出家门来健身,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秦东颖
来源:上观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