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是人一生中以什么方式工作、学习、运动、娱乐、休闲、饮食、睡眠等一系列所选择的形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烟草、酒精和药物的消费及运动,是决定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世卫组织认为:“一个人要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占60%,医疗条件占8%,父母遗传因素占15%,还有其它。
这是一个激变的“唯快”时代,工作效率求快,旅行速度求快,吃饭有快餐,恋爱结婚也出现“闪婚式”,上班赶时间带小跑,等车不来心烦躁……。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已不堪重负,“英年综合症”逐渐增多,消闲已成为一种奢侈。无数事实表明,21世纪人类最大的危机是心灵的危机。
无数事实表明,物质的极大丰富,乃至医学的高度发展,都不能减少人们的心身疾病,相反,由于现代人容易盲目攀比,价值观的错位,很多人的快乐指数,幸福指数反而逐年下降,急功近利的结果使大多数人都身陷在抑郁、焦虑、失眠,甚至绝望的困惑之中……
有鉴于此,慢生活是针对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自年在意大利出现后,很快就风靡世界。快餐式的生活是粗糙的、缺乏关怀的。于是,一群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
年,意大利人贡蒂贾尼成立了“慢生活艺术组织”,倡议人们减慢生活节奏。年2月19日,这个组织在米兰举办了首个“世界慢生活日”。之后,贡蒂贾尼每年都会在世界大城市中选择一个开展活动,此前的几年分别是米兰、纽约和东京,而中国上海则成为了后来的“世界慢生活日”主场。
无独有偶,年10月,随着世界“慢城”联盟主席皮艾尔·乔治·奥利维地来沪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乐活论坛,“慢城”这个概念在乐活人士、环保人士圈内引起热议。而中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被正式授予“慢城”称号,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
从年起源至今,全球24个国家有了个“慢城”诞生。
看来,“慢生活”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体验“慢生活”。“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只有平衡才能长久;只有平衡才能健康;只有平衡才能快乐;只有平衡才能真正成功;只有平衡才能幸福与长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