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项目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无棣路街区项目团队
山东卓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荣誉
青岛市 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项目主持人
代峰项目负责人
张海佼项目组人员
徐兴达冯文林张冰玉刘泽阳聂妍周长宇季柏宏宋增鹏图1封面实景合成鸟瞰图1引言
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年代前后的日伪时期,本街区已经成为中等收入人群的居住区。因苏州路—无棣路所在区域为观象山与伏龙山谷地,街区内地形高差较大,形成建筑与道路结合的山地建设方式与格局,成为青岛城市建设与地形有机结合的典型代表之一。现存历史建筑包括独立庭院建筑、里院建筑、职工宿舍建筑等多种类型,是青岛市居住建筑类型最为丰富的片区。
另外青岛 的路“波螺油子”特色街区(图2)就位于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青岛地区最有魅力的街道景观,留下了许多故事。图2街道地图图片来源:任锡海《波螺蚰子-五角大楼》
2项目现状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西以江苏路、热河路为界,北至无棣一路、无棣二路、无棣四路,东至莱芜一路、无棣四路,用地总面积约15公顷。(见图3)图3现状航拍
街道内现状道路骨架主要由东西快速路、江苏路、莱芜二路、无棣一路、无棣二路、无棣三路、无棣四路、苏州路8条道路构成。(见图4)图4现状道路骨架规划主要保护街区内3处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三普新增),处传统风貌建筑(南区39处,北区处);保护观象山、伏龙山等山谷区域沿等高线建设的路网格局;保护江苏路、苏州路、莱芜一路、无棣三路4条历史风貌保护道路;保护胶州路观圣保罗教堂的视廊与对景。(见图5)
图5历史文化街区图片来源: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无棣路街区的功能构成、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式,反映了青岛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街区地势高差变化大,道路及建筑布局与自然结合,台地空间特色鲜明;交通组织复杂,通达性较弱,停车问题较严重,步行体系不健全;建筑沿街界面及形态丰富多变,景观缺乏系统性;公共空间不集中,街区公共服务及配套功能适用性缺失,历史风貌特色衰落,整体环境品质较低;配套设施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缺少统一规划;建筑形式多元化,以日式及中式简洁风格为主;与此同时,历史建筑空置问题也比较严重。针对这些现状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和改造更新策略,力求能为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填充更有价值的内核,突出城市更新的民生关怀和社会公益性。(见图6)
图6前期分析合集3保护策略①社区情景化业态构成
经过现状调研,以及对改造更新重难点的了解和未来发展的规划评估,我们认为,无棣路街区可依托社区环境及公交枢纽,着力发展邻里型商业及文创产业,在确保美食餐饮、休闲娱乐、康体养生、居家生活、文化教育等基本功能模块的同时,发展以下特色模块:(图7)
图7业态配置及空间布局智能化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产业对接。文化聚合:逐步形成无棣路历史街区独特的区域名片,形成文化IP。公益服务:通过业态组合,能够加强对本区域及周边社区的公益服务能力。通过社区情景化业态构建,在树立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独有的可识别性的同时,创造现代时尚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的融合艺术文化、潮流风尚、跨界开放的空间。
②历史文化街区价值体系建构
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在文化价值上,里院街区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重要载体;在时间维度上,参照城市化发展阶段,确定街区及其保护要素;在历史价值上,街区保护内涵随历史观的发展而拓展;在风貌基因构成上,街区价值提炼是对既有遗产的选择与重组过程;在多元化空间及功能上,以功能的多元化、复合化适应城市更新与发展的趋势(图8)。图8界面价值分析
③山地路网格局保护
保护街区内顺应山体等高线,以及依山就势的道路格局、走向和尺度。延续历史道路网骨架为前提,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性,对原道路的走向和竖向标高保持完整。新建、改建地块的内部道路主要结合街区整体路网骨架,顺应地形,延续历史地块划分的方式(图9)。
图9山地路网格局保护④街区特色文化保护
在符合“延续街区历史文脉,体现特色文化价值,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原则的前提下,注重街区特色文化保护。主要通过三个维度实现:名人文化保护:名人文化已经不只是一个文化标签和文化印记,它随同历史的文脉,似奔流不息的江水,一路向前,体现的是数代人的文化自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市民文化保护:历史街道、啤酒屋、小商铺等各类场所和人们的行为活动相互影响,形成了青岛特有的“里文化”场所精神。(图10、11)
图10市民文化图片来源:任锡海《波螺蚰子-五角大楼》
图11风貌街区建筑文化保护:青岛最传统、丰富的居住建筑类型文化,红瓦、*墙、绿树、碧海、蓝天,历史文化造就了欧式与德式建筑特色的相互融合。4规划方案(图12、13、14、15)
规划依托南北走向的无棣一路、无棣二路、无棣三路、无棣四路,将本片区划分为几条带状片区,并针对东西向联系相对较少,尽可能增加东西向通廊,来形成网状结构的街区肌理。同时利用南北向道路,结合东西向高差丰富的台地长廊,形成“双轴+三片区”的立体化街区,并增加台地长廊的密度,使里院组团的关系更加清晰和开放。
图12规划结构
图13用地布局
图14界面控制
图15总平面图
①台地长廊
(图16、17、18、19)
图16台地长廊+街里文化
图17剖面空间设计
图18特色空间台地长廊
图19特色空间台地长廊
根据无棣路的地形地貌及建筑群落的空间关系,形成3个组团,12个院落以及相应的建筑类型。(见图20)A组团建筑类型:文化商业组团;B组团建筑类型:商业复合组团;C组团建筑类型:文创办公建筑。同时,根据街区东西向高差关系及其与建筑群落的组合方式,形成9条东西向台地长廊。
图20组团划分片区内现存台地长廊空间8处。其中,6处相对完整,平时周边社区居民作为交通空间正常使用。现状台地长廊类型较为丰富,规划将标准段大致分为A、B、C、D四种,实际情况根据周边界面变化,呈现出的空间类型更加复合,通过四种基本型组合出更多的空间变化。(见图21、22、23)
图21街区风貌修复设计
图22院落修复与设计
图23建筑的更新与功能导入
②景观保护与改造的目标及原则:
(图24、25)图24开放空间
图25公共配套设施优化及完善
以保护历史街区文化及生态特色为基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努力打造健康且具有活力的市民休闲文化带(图26、27),为区域周边居民(主体:老年人、儿童)提供活动休闲场所,提升老旧社区活力。
图26景观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图27节点布置索引图
现状部分街区的行道树长势良好,已形成林荫路效果;对于现状组团式种植区域的设计,尽量保留原有长势良好的植被,结合其位置与形式进行方案设计;对于现场人行道等处的自然生长的孤植树,为体现街区特色,进行保留,并结合其周边场地关系,进行小节点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场地高差、台地,根据现有台地地貌特征,结合做休闲活动区,在部分区域体现垂直绿化等特征。同时,结合街区周边文化建筑,将绿地景观相互协调,唤醒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图28、29、30、31、32)图28口袋公园效果图图29空间模型图30街角公园效果图图31台地绿化效果图图32景观节点效果图
5结语项目力图通过历史建筑的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打造中国沿海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示范窗口,并塑造独具青岛山城特色的台地里院群落风貌体验区。同时,通过实现存量优化,资源整合,以及绿色更新、公共服务配套导向的老旧社区整体环境营造与提升,打造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样板工程。(衷心感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展二鹏博士指导项目规划、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来源:《海峡城市》期下方查看历史文章▲期电子杂志获取《存量规划前沿——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海峡城市》第期编委会、编辑部成员及联合主办单位名单▼顾问编委
严拱钦马武定陈鲁生温晓勇林锡安高学珑邓伟骥郑斌李川张升*春风许少亮郑灵飞郑伟立
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子岩王韧王柯翔石磊代峰兰翔刘阳刘杨李卉
何贤晳张莹莹林小如林秋达林婉惜林焰罗春伟罗维
徐志强展二鹏董文斌蒋朝晖韩青蔡铸威
主编
赵燕菁
主编助理
徐海娟沈洁
主管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办
福建省城市科学研究会
福建省城市规划学会
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厦门市国土空间与交通研究中心(厦门规划展览馆)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责编:杨玲欣
终审:徐海娟
花雕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