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相比物质上带来的快乐,精神上的追求更容易给人带来快乐。精神追求不一定是要阳春白雪的艺术,也非是崇高远大的理想。上古的先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在田野间放歌,在墙壁上涂抹,或是即兴舞动着身体,依旧能够获得快乐。
像这样的精神追求,我们说成娱乐活动或许更好理解一点。从古至今,人们为了寻得精神的满足,创造了许多娱乐活动。现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因此有着各样的娱乐活动,可能会有人好奇,古代没有电没有网络,他们的娱乐方式是什么?
其实古人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诸如桌游、体育、户外、文艺方面的娱乐活动一应俱全,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的有趣多了。
桌游类
1.六博
六博兴起于战国时期,流行于汉代,是一种掷采行棋的桌游,类似现在的飞行棋。
六博有个分为十二道的棋盘,棋盘中央横着一条“水”,水里面还有“鱼”,两位玩家相对而坐,每人六枚棋子,然后轮流掷箸行进棋子。棋子到了特定的地方,可以升级为“骁棋”,骁棋可入水中吃鱼, 谁吃的鱼多谁便获胜。
这只是六博的简单玩法,史书记载的玩法有很多,还有一种据说是象棋的前身,只是这种玩法现在大都失传了。
2.樗蒲
樗蒲是汉末流行起来的,和六博是差不多的类型的游戏,但具体的玩法又有所不同。樗蒲是用五枚樗木制成的,样子就像被踩扁的杏仁,一面画着小牛,一面画着野鸡。
唐朝的唐玄宗就特别喜欢这个游戏,杨国忠据说因为樗蒲玩得厉害,才被唐玄宗宠幸的。
3.双陆
双陆又叫握槊、长行,据说是魏晋时期,从外国传进来的。这种桌游的风靡了许久,很受王公贵胄、富家公子的欢迎,武则天几乎玩上瘾了,做梦都梦到玩双陆老是输。
两宋时,双陆玩得好还能增加不少人气。比如王婆介绍西门庆时,还特意提到他双陆玩得好。
像这样的桌游在古代有很多,另外还有打马、升官图等等,都是趣味十足,很大程度丰富了古人的娱乐生活。
体育类
1.蹴鞠
蹴鞠和现在的足球比较像,传说是*帝发明的,最早用于*事训练。宋朝时期蹴鞠非常流行,蹴鞠高手也非常多,甚至还有蹴鞠的俱乐部,比如大名鼎鼎的齐云社。不知道当时的高手,相比现在的国足谁更厉害。
2.相扑
说起相扑,大家可能会想到日本的大胖子,其实这项体育运动,源起于中国春秋时期,最初名为“角抵”。这项运动在北宋风靡一时,不仅宫廷有许多御用相扑手,民间也涌现了许多职业相扑选手,比如外号“小关索”的李宝。
当时的相扑不止属于男性的运动,女子相扑也非常流行,比如嚣三娘、黑四姐,都是当时有名的女相扑手。每次举行相扑比赛时,台下都是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3.打马球
唐代马球风靡全国,是贵族阶层最为喜爱的体育运动。马球和拳头般大小,选手骑在马上挥动球杆,将球打进对方的球门便算得分, 谁得分多谁获胜。唐朝有21个皇帝,其中有18个是马球的 爱好者,可见这一项运动的风靡程度。
其实古代很多体育项目,最初都是为了*事训练而发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项目也就逐渐成为了百姓丰富生活的娱乐活动。
户外类
如果不喜欢桌游和体育活动,古人还有许多户外活动可以选择。
1.曲水流觞
从西周开始,就有三月上巳日曲水流觞祈福聚会的传统。风和日丽的初春,一群人坐在河渠的两侧,在上流放置酒杯顺水流而下,酒杯停在了谁的面前,谁便将酒一饮而尽。
后来这个传统,成为文人诗酒唱酬的雅事。王羲之的一篇《兰亭集序》,令后世许多人对这项娱乐活动心生向往。
2.射覆
李商隐的《无题》有句诗:“分曹射覆蜡灯红”,诗中的“射覆”就是一项十分流行的娱乐活动,比较适合人多聚会的时候玩。大概玩法和猜谜类似,出题者在心中想好一件周围的物品,然后以典故、诗句的方式说出谜面,让对方猜测是何物。
这项游戏非常考验文学素养和急智,相当于文艺版的脑筋急转弯。
除了这些文雅的娱乐活动,普通百姓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比如逢年过节时,城镇有各种庙会、杂技百戏、灯会……足以丰富百姓的娱乐生活。
遗失的爱好
今人之所以疑惑古人的娱乐休闲,是因为古代条件太过简陋。但就是这样简陋的条件,古人却有着多姿多彩的娱乐生活。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抱怨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甚至是“一点无线”,刷手机成为了 的爱好,房子变成了用来睡觉的工具。
可是细细想来,即便没有疫情,大部分人的生活也依旧是两点一线。小时候我们能够蹲在地上,看一下午的蚂蚁;阳光折射在水滴上的光彩,够我们兴奋很久。如今大家每天疲于应对生活工作,已经忘了多久没有抬头看过星空。
如今的武汉,高楼林立的大厦,让城市变得更加繁华,可钢筋水泥的森林,却似乎隔绝了 的烟火气息。明明近在咫尺的四邻,形同陌路,同在一个城市的好友知己,早已忘记有多久没约过一起打球了。
因为疫情,生活节奏慢了下来,静待家中细想,我们真的是除了玩手机没有爱好,还是爱好早已因为追求物质而遗忘了?或许我们能够趁着这居家的时间,闻闻清明的百花芬芳,看看中秋的繁星朗月,或者拿起早已丢弃的笔,再写一首青春的懵懂,画一幅心中的桃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