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成都、武汉、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六地夜市各具风情,烟火人间点亮了夜间经济。

文/臧*齐胡博娅杨良冀玉洁唐乃媛(中国台湾)*珈琪(亿欧中国香港实习生)亿欧专栏作者

即便是在大唐盛世,宇宙中心长安城也只有上元节灯会这一天才会暂时解除宵禁,整座长安城燃上万千盏华灯,亮如白昼,百姓们出门游玩,通宵狂欢,尽显大唐国力强盛,万民和乐。为了长安百姓们上元节这一晚通宵达旦的平安,一名死囚与多个无名英雄们拼出了数条命。这是今年暑期最火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讲的故事。

要呈现一个最伟大的时代、最伟大的城市的繁荣盛景,上元节的灯会是最佳方式。灯光意味着温暖、富庶,甚至希望与信心,不夜城的灿烂夺目则将这样的盛景表现到极致。

大多数时候,中国人习惯了日落而归的生活,夜晚是危险的,宵禁是减少犯罪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也只有近几十年的时间,城市繁荣、商业发达、治安稳定,才有中国多个城市蓬勃发展的夜间经济。从几家小店到集中夜市,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合法,再到*府鼓励,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烟火气”和“温度”的代表,它不只是便民或刚需,不只是城市特色,更是提振地方经济的一剂良方。

延伸消费链条

提供多元服务

按照现代城市作息规律,白天主要以生产活动为主,而夜间则是消费活动集中的时间段。对于城市普通上班族而言,白天往往被节奏快的工作所占据,晚上则成为放松和消费的*金时间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城市居民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因此夜间经济对拉动城市消费起到重要作用。

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更加重视夜间经济的发展,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多地*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策举措,希冀从*策层面鼓励多种业态的充分发展,提振经济。

简单来说,夜间经济的核心是在时间和场景上延伸消费链条,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元服务以拉动消费。一般来说,夜间经济指“发生在当日晚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

来源:《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

夜间经济是深挖城市消费潜力,最实用、很管用且见效快的一招,在餐饮方面,表现最为亮眼。据美团点评大数据显示,年度平台夜间餐饮消费交易额较年度增长47%,高于日间餐饮消费交易额增长率(45%)2个百分点。

进入夏季以来,因消夜传统及暑期旅游高峰的原因,夜间餐饮消费在7月和8月表现突出,分别高于月平均数1.31、1.52个百分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美团点评发布的《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夜间餐饮消费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夜间餐饮消费更加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其中夜间餐饮消费排名前20的城市,交易额占到全国总交易额的49.64%。

这些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苏州、南京、武汉、东莞、西安、郑州、天津、佛山、长沙、昆明、宁波、无锡、福州。

从下图可以看出,前20个城市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城市,其中南方城市占据16席,占比80%。

制图/王鹏中国夜间餐饮消费前20个城市

按照编辑部成员对各个城市的熟悉程度,我们选取了北京、上海、成都、武汉4个内地城市,以及经济发展程度更高、夜间经济业态更丰富的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从这6个地区看中国夜间餐饮经济的发展现状。

六地,六种夜市风情

北京:打造更具特色的夜京城地标

夜间经济这一概念源于大都市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而提出,而北京夜间餐饮消费的实际情况正说明了空巢现象的严重。《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北京夜间餐饮到店消费的Top10商圈依次是望京、*村、回龙观、五道口、亚运村、三里屯/工体、朝阳大悦城、亦庄、昌平镇、天通苑。其中,仅三里屯/工体位于北京中心城区三环以内,其他商圈均在四环,甚至五环之外。排名第二的*村,位于南五环之外,距离天安门广场30公里左右。

来源:《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

夜间消费的一个特色就是就近原则,很多人选择在家附近的商圈休闲、娱乐、消费,所以热门商圈多以大型社区为主,比如天通苑、回龙观、亦庄、亚运村等,而像三里屯这样的商圈,属于地标性,多是慕名前来打卡的年轻人或游客,附近常住人口会在晚上来此吃饭、遛弯,但绝对没有进入潮牌和奢侈品店消费和购物的冲动。

北京的餐饮消费时段从18点开始,到了22点以后陆续结束,因为大多数住在郊区的人要赶在晚上23点地铁停运之前回家,动辄几十公里的、近百元的打车费用,是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的。对于北京的居民来说,交通、停车、距离、休闲时间少,是制约夜间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以簋街为例,这条以小龙虾、24小时闻名全国的餐饮一条街,已经很难再重现当年人潮摩肩擦踵的排队盛况。停车难一直是簋街的痛点,早几年,商家门口聚集着一帮做代驾、代停车的人,后来街道改建,簋街所在的东直门外大街设有24小时监控,马路两边禁止停车,开车前来的顾客只能停到其他街道再走过来,远不如绿色出行或打车方便。

簋街的餐饮竞争激烈,业态也非常丰富,大部分店家都延续了24小时营业的传统。桃园陆加壹是簋街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商户,五年前,他们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从房东手里接下了临街的一个店面,主营火锅。为了适应顾客来簋街吃夜宵的需求,后来又加了烧烤、小龙虾、炒菜等品类,老板娘张罗前厅,老板在后厨指挥,夫妻俩忙忙碌碌,辛苦却充实,只是坦言生意确实不如从前好做。

簋街以夜市闻名,午市除了少量路过的游客,几乎没有生意。晚上6点,商户们早早把灯箱点亮,把塑料板凳搬到门口,老板娘亲自上阵,热情地招徕顾客,再陆续送走一拨一拨客人,“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能翻三台,但我们这里老顾客多,大家都是朋友来聚聚,一喝起来,就没有翻台率了。”

事实上,在簋街做生意并不容易,如果不是老板人缘好,拿到了相对较低的房租,桃园陆加壹这样不做营销的餐厅,很难竞争得过那几家知名连锁品牌。簋街上的餐饮淘汰率估计是中国餐饮业里最高的,但依旧有几家常年屹立不倒的品牌,比如胡大。

夜晚簋街的一景就是胡大饭店门口排队的盛况。胡大算是簋街的元老了,在簋街已经红火了小20年。每天下午四点多钟,簋街的4家胡大饭店门口就排起了队,店家为等位的顾客准备了瓜子、饮料,这个队伍会一直排到夜里12点钟,据说,每天胡大门口等位客人嗑出来的瓜子皮可以装满好几个大垃圾筒。周一至周四晚上人相对较少,排队也要等一个小时,如果是周五和周末,则需要等更久。

十年前,簋街是京城餐饮时尚地标,但现在,年轻人对夜市的需求更高,除了吃,还要有玩、乐、购,而簋街上除了少数几个餐饮品牌,可以吸引年轻人的亮点并不多。

年轻人去哪里了?沿着东直门外大街,从簋街一直往东走,就来到了北京地标三里屯。跟簋街纯餐饮一条街的定位不同,三里屯走国际化路线,以太古里、通盈中心、工体、酒吧一条街多个商业中心扛起了北京三环以里夜间经济的大旗。

太古里是三里屯的核心,这里可以找到几乎所有一线奢侈品、潮牌、最红的餐饮茶饮品牌、影院、酒吧,并且闹中取静,还拥有Pageone、三联韬奋书店、朝阳区24小时书屋等文艺文化业态。

三里屯之所以比簋街更受年轻人的欢迎,因为它更符合消费升级和千禧一代主力消费群体的需求,既有深夜食堂,又有商业综合体、深夜书店、KTV、酒吧,可以满足娱乐休闲购物放松的多种诉求,具备业态多元、场景融合、专业品质的特点。

24小时营业的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

北京市要打造的夜间经济也是三里屯这样具备多种业态,独具特色,对年轻人吸引力更强的商圈。在7月9日,北京市商务局印发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明确到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

按照北京市商务局的部署,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市民和游客或许可以在三里屯、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等“夜京城”地标、商圈区域参与深夜食堂美食节、灯光节等夜间主题活动;或者还可以参加戏曲、相声、电影、歌剧、音乐、读书等主题鲜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闲活动。

*府层面也在尝试解决夜间消费停车与交通的问题,作为夜间经济的配套服务,北京地铁也在计划中延长运营时间,此外,簋街正在计划增建停车场,有望解决“停车不方便”的问题。三里屯太古里也表示,近期将升级优化夜间停车问题,推出夜间停车优惠*策,从晚间10点到次日上午11点,建立和升级1元/小时的停车场收费系统。

上海:国际范儿与上海味并重

百年前的上海就承载着“不夜城”的名号。在这里,国际化与市井气相互交融,孕育出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商业文明。现今,在全国多个城市准备在“发展夜经济”上大干一场的当口,上海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排头兵。

从*策支持上看,今年4月下旬,上海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其中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被列为第一条。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夜间区长”,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各区公开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工作。

可以看出,上海正开始全力打造新时期的城市夜生活。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首场“夜游会”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京东路商业街延时营业至22点,人们有了夜晚娱乐的好去处。环境不一定多么整洁高级,但烟火气十足、足够热闹,久久存在于当地人的回忆之中。寿宁路的小龙虾、彭浦新村的炸猪排、定西路的牛蛙砂锅粥、云南南路的涮羊肉,也都曾让吃货们流连忘返……

据《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上海夜间餐饮到店消费Top10商圈依次为五角场/大学区、陆家嘴、世博园、人民广场/南京路、迪斯尼、金桥、徐家汇、淮海路/陕西南路、中山公园/江苏路、张江。其中,南京路、外滩、新天地代表了上海夜经济繁华而燥热的一面,还有一些商圈和夜市,比如寿宁路、彭浦新村、定西路,则展现了上海市井的一面。

除了集中的夜市,来自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则展现出这个城市温柔的脉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也在深夜抚慰了不少失眠和失恋的心。数据显示,上海便利店数量超过家,以万常住人口的比例计算来看,在上海平均每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这些便利店最大的特征就是干净、快捷,无论是便当还是饮料,亦或是温热的包子、饭团,来自街头巷尾的便利店灯光总是深夜里最温柔的那一抹景致。

成都:小店构成夜经济主体

不久前发布的《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成都多项“夜经济”的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

在成都所有知名地标的附近,都有着与其相应的“夜经济”商圈,不管是电视塔、九眼桥还是小酒馆,无一例外。成都几个很有名的也是也都是围绕着这几个地方的,电视塔附近的香香巷、九眼桥周围的兰桂坊、坐落着小酒馆的玉林夜市令无数老饕流连忘返。

当你晚上12点走在成都的街头,除了何师烧烤、蜀大侠火锅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店铺之外,你还能发现很多白天看不见的馆子,成都人将这些深夜才摆出来的小摊称为“*饮食”,现在已经很火的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最早就属于此类,这些依旧繁华的“*饮食”,这也是成都“夜经济”繁华的一个缩影。

如果问成都本地人“晚上哪里好耍”这种问题的话,那川大附近肯定是会被提到的,这里挨着成都最有名的九眼桥酒吧街,也是成都本地美食的富集区。每当夜幕降临,九眼桥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刚下完晚课出来吃夜宵的大学生,有从外地千里迢迢过来的游客,还有晚上出来放松的成都“土著”,这些人构成了成都“夜经济”的众生相。

成都锦里夜市

除了人群,每家小店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比如一家看似其貌不扬的烤串店已经开了三十年了。店主也是四川人,开这家店的时候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还没有合并,这家店的烤串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其实我终究是感谢成都这些年的发展的,我在成都扎根。儿子现在又帮我烤串,一切都还在变好,不是么?”正是这样一家又一家的小店构成了成都繁华的“夜经济”。

去年8月,成都市*府就发布了《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这里面正式提出:成都将在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强夜间经济的环境营造、引入现代新兴消费业态等方面加速发力。对于培育“夜经济”的发展,成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从去年3月开始,成都就开放了12条夜间公交线,运营范围遍布整个市区。

成都也会组织各种夜间活动,促使大家走出家门,感受夜经济。比如成都电视塔的灯光加电子烟花秀,据统计,今年的这场烟火秀吸引多万次观看、多万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