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出炉的全球各国的工作时长报告中,亚洲国家每周的工作时间、比欧洲国家平均长15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亚洲人每周比欧洲人多工作两天。

而在榜首的中国、日本、韩国三个亚洲国家中,中国又以每周49.5小时的工作时长排在世界第一,堪称是全世界最勤奋的国家。

咱们国家工作制已经是普遍现象,这一辈的年轻人好不容易进了互联网大厂,却成为了时间的奴隶、被时间赶着走,完全没有放松和娱乐的时间。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工作太忙了,时间太不够用了!

但是有这样一个人,他能每年出版3本书、每个月阅读20本书并且发表书评;医院坐诊为患者诊疗、举办研讨会、每天更新网络杂志;去体育馆锻炼、和朋友共进晚餐、品尝威士忌、海外旅行......等等。

不止完成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休闲娱乐也一样不落下!最重要的是,他能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的睡眠!这是不是很神奇?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就是《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这本书的作者桦泽紫苑,一位曾经差点被精神压力打垮、被工作“忙杀”的神经科医生。

在他改变了自己分配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方法,经过不断实践,最终实现了“一天完成4个人的工作量,还拥有一般人两倍以上的休闲时间”。

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在他的时间管理术当中,不仅有他个人的成功经验,还应用了最新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知识,将焦点放在如何将大脑的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本书在上市后受到粉丝和各大媒体的热烈追捧,仅仅2周就紧急加印3次;谷歌、脸书、思科等世界知名企业,也都在实践这本书里的时间管理术;

那究竟他所应用的方法有多神奇呢?今天,我们就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享这本书的内容:

l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l如何创造更多时间;

l如何利用自由时间;

1、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一般人在使用时间的时候比较随意,例如说早晨上班第一件事打开邮箱查看邮件;或者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来分配时间,例如四象限法则;

但是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作者认为,除了重要和紧急程度以外,应该以“专注力”为中心来分配时间。

按照脑科学理论,在不同时间段,人类的大脑机能是不一样的。在头脑机能高的时间段做合适的工作,工作效率翻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在头脑机能低的时间段,做某些事情可能完全是浪费时间,例如,写论文。作者曾经不得不在下班后的晚上写英语论文,但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

直到有一天在周六值班日的上午来写,结果写作速度突飞猛进,不仅速度快,内容质量也提高很多,最终顺利发表、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

其实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辛苦一天后下班,身体和大脑都处于极度疲惫状态,这时候勉强自己学习、或者做些高强度工作,往往觉得力不从心,脑子转不动,效率非常低。

年上市的智能眼镜“JINSMEME”(晴姿牌),就利用内置传感器,通过监测佩戴者的眼皮和眼活动,以此来判断出他们的疲劳、困倦状态。

名佩戴者的平均数据显示,在早上6点到7点,他们的专注度最高。专注力下降在上午9点之后,直到下午两点左右达到最低值。

这表明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人类大脑在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最清醒。也就是说,早上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是大脑的黄金时间。因此,需要极度专注的工作适合放在这个时间段来完成。

作者将工作分类,分别是: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

“专注性工作”,比如写文章、学英文,做策划书、写论文等等;

“非专注性工作”,比如查收邮件、复印打印、开会、打电话等等;

把“专注性工作”放在大脑专注度高的时间段来完成,“非专注性工作”则相反,放在容易疲劳的时间段来完成。

以这样的原则来分配时间,工作效率能够提高到原来的2倍、甚至4倍!也就说,相同的时间,做了原来2-4倍的工作量,那么节约出来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虽说一天时间是24小时,时间价值并不是均等的。早上1小时的时间价值,是晚上1个小时的4倍。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早上的大好时光,因为那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2、如何创造更多时间

市场上很多时间管理术的思想会告诉我们说:在坐地铁上班的1小时里,不要再玩手机了,改成看书;每天查邮件的次数有5次减少为3次,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其他工作。

作者认为,像这样“减少浪费时间”的行为,本质上属于“时间置换”,节约30分钟,把这30分钟用于做其他工作。在结果上,无法突破一天只有24小时的壁垒。

而他不同,通过学习研究他的时间管理术,将能够创造出24小时以外的时间。他列了一个等式:专注力(工作效率)x时间=工作量,称其为“二维时间管理术”。

上面说过,和专注力低的时间段相比,在专注力高的时间段里工作,效率将提高2-4倍。

虽说人的大脑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高度专注的巅峰状态,但是如果有方法提高我们的专注力来完成工作,是不是相当于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呢?

把专注力从提高到很难,但把因疲劳下降的专注力从70提升到90,还是简单就可以做到的,有以下三个方法:

在疲劳之前休息。很多人擅长“一直坐在办公桌前埋头苦干”,不会适时休息。大脑的“冲浪”是有节奏的,把握好节奏顺势而为,在感觉疲劳之前休息放松,就能让专注力快速恢复;

保证睡眠。有一项关于人们睡眠时间和脑机能关系的研究表明,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来保持第二天头脑清醒的状态。而如果睡不够、尤其连6小时都达不到的话,第二天专注力就会明显下降。

专注力降低有什么后果呢,根据作者的二维时间管理术等式,“工作量”会急剧减少,最后不得不压缩和占用我们的自由时间!

运动是重启力的最佳方法。运动的时候大脑的神经元联系就越紧密,头脑会转得越来越快。

此外,还会分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让大脑更加清醒和兴奋,除了提高人的专注力外,思考力、记忆力等都会得到提高。

我们观察很多成功的人、或者在某方面做得出色的人,都有着运动的习惯。坚持运动有很多好处,比如保持体力、有助睡眠、提高工作效率等,做同样的工作只需要更短的时间,而且质量会更高。

作者认为,运动后的大脑相当于另一个“黄金时间段”,在此期间完成的工作量能提高2倍以上。越疲惫的时候越要运动。运动得越多,创造出的自由时间就越多。

3、如何利用自由时间

如果每天能创造出2小时的自由时间,大家会怎么度过呢?

继续工作——我们学习时间管理术就是为了将自己从忙碌中解脱出来,如果把自由时间继续用来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再说,人如果只为了工作活着,那会失去很多乐趣;

有人说会娱乐放松。作者提出,娱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本不需要专注力和技巧的“被动性娱乐”,最常见的就是“看电视”“玩游戏”。

另一类就是需要专注力、需要技巧的“主动性娱乐”,最常见的是“看书”“运动”等。

主动性娱乐可以训练提高专注力,而被动性娱乐则降低专注力。

玩游戏和看电视降低专注力,看书和做运动提高专注力。建议大家多做对自己有益的事。

也有一些化被动性娱乐为主动性娱乐的方法,例如,看了某期综艺节目后,立即写出一篇文稿输出;旅游不止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还可以提前做攻略写旅游日记;

晚上和朋友聚会,如果只是喝酒放纵,就是被动性娱乐;如果和朋友聊些深入的话题,经过碰撞后学到了别人的思想,回家记录下来,就是主动性娱乐;

减少被动性娱乐,增加主动性娱乐。让输出成为惯性,娱乐就不只是“消费”时间,而是创造时间的“自我投资”。

最好的自由时间便是投资自己。投资自己工作的专长,通过提高工作能力来提升工作效率,自己成长的同时,能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

比如很多人学英语,学视频剪辑,学习文案写作,学习编程等等。如果工作中需要用到这些能力,就应该优先把时间投入进去。

也有人说的学习理由是“暂时用不到写作,为了兴趣或者将来准备的”,这样未雨绸缪的想法很好。

但还是建议优先学习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创造自由时间的能力。然后再来学习其他能力,这样,人生就进入了上升的良性循环。

当然,自由时间全用来自我投资和主动性娱乐,就没办法彻底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我们还应该学会“放松娱乐”。

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彻底享受人生。一流的“工作人”也是一流的“趣味人”,我们还应该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实现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我们学习时间管理术的最终目的。

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这本书:分别是以专注力为中心分配时间;如何提高专注力创造更多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自由时间。

和其他时间管理术不同的是,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如何高强度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而是结合了脑科学知识,教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机能,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专注时间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为我们所用。

以前常说,时间是公平的,上天给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现在才明白,此24小时非彼24小时,时间真的可以被管理。

比如早晨,很多上班族都在拥挤的地铁或者公交里,急匆匆往公司赶。到公司后也是先发呆说闲话,或者做收邮件这类不需要太多专注力的工作。

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个时间段其实是大脑专注力最高的黄金时间段,如果用来做专注力高的工作,会事半功倍。

书中很多这样的实操细节,包括如何高效利用早晨的时间、工作的时间、晚上的时间等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时间管理手册。

改变人生,从改变时间的使用开始!如果给你带来了一些启发,不妨翻开这本书仔细品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