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很多人的眼中是“白衣天使”般的存在,所以很多学生在上学时期都曾想象过自己身穿白大褂的样子,自然而言就萌生了学医的想法。

但是在医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可见经过学医的洗礼,很多学生都深知其中的不容易,更有同学用一组梗图将自己学医的艰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看了既心疼又好笑。

“学医挺好,就是头冷”,用一组梗图告诉你学医有多难,真是太真实了

专业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专业到了大学之后会很轻松,所以学生对大学生活都是充满期待的,上了大学也就可以放飞自我了,相当于换了个城市休闲娱乐去了。

但是对于医学生而言,不管是考上哪所学校,都只不过是换了个学校和地方接着上高三。高三的学习压力是众所周知的,这也能够看出来医学生有多难了,真是应了那句“专业选得好,年年赛高考”。

很多学生认为学医就和理科生一样,只要思维逻辑严谨,学会了就很轻松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医学知识触类旁通,内容繁杂且严谨,需要去靠学生记忆和理解的。

其他专业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都会有复习的重点,只要按照老师划的重点去学习就十拿九稳了,但是医学生却不配拥有“考试重点”四个字,全书都是要考的内容,而且课本有难又厚,所以很多医学生最害怕期末考试了。

医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应对实践操作,而这些基础内容就需要靠学生去背诵了,其他专业的教材也就几本,医学生的教材是相当多了。

所以很多学生都在背诵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总觉得有永无止境的内容需要背诵,脑容量真是不够用了,这时就会有人给你当头一棒,“起来接着背呀!”让多少学生从梦中惊醒。

既然学习难度如此大,对于脑力的要求就很高了,熬夜看书学习那都是家常便饭,但也因此让很多学生产生了“熬夜综合征”,头发那是大把大把地掉。

原本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就在长久的熬夜中掉光了,很多医学生前后差距最明显的就是憔悴感和日渐稀少的头发,因此才会有了“学医挺好的,就是有些头冷”的吐槽。

学医看似前途光明,但学习的道路荆棘丛生,没能力就很难有出路

其实学医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医院当医生也算是拿到了“铁饭碗”,虽然工作辛苦一些,但能够享受非常好的福利待遇,这也是学生们趋之若鹜的原因。

不过学生不要被美好的未来蒙蔽了,在就业之前是有着极为漫长且艰难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的知识点繁杂且高深,还会有书面和实操两种学习形式,都对学生的能力和严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且随着就业竞争不断加剧,医院的话,考研考博就是必经之路,本科阶段就已经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了,在学历提升过程中也会面对更多的学习压力,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所以说如果没有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的话,还是不建议去选择医学道路,因为很可能坚持不下来,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

学医也是要看资质的,只有天赋与努力并重的学生,才适合走医学之路

首先,学医要有奉献精神和个人情怀,因为学习之路会遇到很多困难,信念感是支撑前进的内在动力,如果缺乏信念的话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即使毕业了也会被工作拖垮。

其次,学生要又超强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医学生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复杂,学习能力或思维能力方面有天赋的话可以更省力一些,而且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都是日后就业的加分项。

最后,学医是永无止境的道路,从进入学校到走入工作岗位,都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所以这份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是很重的,所以需要学生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否则很容易崩塌。

医学专业确实是报考的大热门,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学生,需要具备很多种能力才能够应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所以学生在报考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一旦选定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不要因为有困难和挫折就半途而废。

今日话题:你觉得学医有多难?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