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理念,酒店公共区域均属于展现酒店等级和豪华档次的无收益空间。

一般情况下,很多四星级以下的酒店都不会考虑投入太多精力在公共空间。但是随着消费升级,社交趋势的带动下,以往认为拉低坪效的公共空间开始成了最有效的收益组成部分。酒店也开始将提升公共区域的体验价值与创收能力放入了运营的首要问题,酒店品牌纷纷开始在公共空间上做文章。

PART01

酒店+办公

这几年,“酒店+办公”的风潮悄然兴起,成为酒店多元化经营、转型与品牌塑造的一种重要方式。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专题报告中表示,年中国联合办公整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亿元。那在这个千亿市场里面,酒店又应该怎么样利用公共空间去分一杯羹?

可以借鉴的是伦敦正兴起的一种入住酒店办公热潮,从城市中心到沿海度假村,数百家英国酒店目前都提供了客房办公的服务。入住办公的客人,可以使用酒店健身房及泳池,有的酒店甚至还提供高带宽网络、免费打印和热饮等。根据酒店类型、房型和租用时长的不同,在客房办公的费用介于35英镑至英镑之间。

相比起居家办公而言,酒店客房办公能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而在疫情下,常规的联合办公空间出于疫情防控不敢随意进入。所以有着酒店+办公双重功能的酒店客房办公,或将成为那些追求工作效率人群的 选择。

但是,对于那些有足够宽裕空间的酒店而言,在打造联合办公空间的时候,需要注重办公人群的实际需求,与其放置一堆好看但并无大用途的装饰物,不如换上更受欢迎的办公必需硬件,如打印机、高速网络等,提升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办公空间设计,为办公者提供必须的办公社交场所。比如公共空间、茶水间、休闲放松区,或者连接上下两层的楼梯通道、屋顶露台。办公社交不同于普通社交,一些沟通多出于办公所需,是工作上的刚需,而非消磨时间或仅是为了拓展交际圈的闲聊。

PART02

酒店+第三空间

酒店是以建筑为载体,在空间中实现功能满足、情感传递与创造收益的行业。那么理所当然的,对于酒店公共空间的利用,除了联合办公这一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情感满足的方式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新型文化社交空间

酒店的公共空间可以探索的一个方向是,挖掘“第三空间”。第三空间即酒店中的非客房区域,可以是共享办公、艺廊、咖啡厅等等,将酒店打造成一个小型的美学商业综合体,以空间换取客人睡眠8小时之外的时间。

而第三空间的“ ”星巴克,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把本属于酒店大堂的,客人品咖啡和会面交谈的场景尽数转移到了它的第三空间,而酒店大堂则只剩下前台和灰白的地板。于此形势下,酒店所必需考虑的就是怎么样去将自己的第三空间建设起来,把客人留下来。

对于酒店来说,打造类似于咖啡馆这样的文化场景,营造文化消费氛围,正在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而借助新场景,酒店亦能突破原有的业务,探索出更为复合的商业模式,甚至触达艺术、生活、文创等各个领域,一系列的产业链正在展开。

基于市场需求及住客消费习惯,去年出道的沃影空间,带着“唤醒住宿业沉睡空间”的概念,借助一杯咖啡的力量,帮助业主提升酒店收益,成就更多住客对酒店的想象与需求,使大堂不再是一个短暂停留的低效空间,而是能够提供住客社交的场所,实现物业价值 化。通过融合啡咖啡轻饮、院线电竞、新零售为一体。联合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联创园区等商业体,激活可商业化的社区闲置空间。利用互联网与新零售的平台化基因,实现体验场景的创收转化。

酒店艺术展

还有一个现象是,在酒店举行艺术展成为了一个潮流。比起传统的美术馆,酒店展厅更能适应现在展览的很多需求:展厅宽敞,环境优美,设施先进,位置优越,品牌加持。

早在年,曼哈顿的格莱美西酒店就开始有了酒店艺博会的概念。当时“ 届格莱美西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创始人们,将40多间酒店客房改造成了临时的艺术展示空间,利用这些看似平常的酒店客房,来展示各类艺术作品,为客人构建出一个可以想象作品情境的有效平台,而不是局限禁锢在典型传统的白墙展馆空间浏览艺术。

而这一场“另类”的艺术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整个周末大厅都挤满了人,电梯的载客量不够,人们就算爬十层楼也要去看展。同时,这也挽救了创始人们即将倒闭的画廊生意。

而对于酒店来说,举行艺术展也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1.增加营收。在酒店办艺术展,对酒店而言,就是让更多“非住店”客人走进酒店消费。大家来看展,就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走进酒店的机会,可能就顺便就在看完展之后,去吃个下午茶或者晚餐,或者来旅游的人,就直接住这里了。并且,对于办展人员来说,为了方便办展,策展工作人员经常在展出作品的同一地点睡觉,那么酒店也可以就此获得一些客房收入。

2.提升品牌形象。当策展人选择办展酒店时,也会选择和展览风格相匹配的酒店,这样的双向选择,会加深酒店和展览在观众们心中的印象,达到1+1大于2的效果。酒店能让艺术展更推向大众,更商业化,而艺术展能帮酒店变得更有特色,更有内容。数据显示,72%的酒店客人们表示喜欢住在更有“艺术气息”的酒店。

PART03

适应公共空间新属性,提高坪效顺势而为

如今,酒店公共区域的空间属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由过去单纯的配套性辅助空间转化成一种更具内涵的价值性空间。即凸显出一种集功能、展示、社交、体验、收益为一体的聚变性空间价值。

功能性是指公共区域满足空间结构需求的程度,这是酒店公共区域最基本的属性。在酒店公共区域中,除不同空间,如前台、餐饮、会议室、多功能厅、停车场等需要承担相应的接待、服务功能以外,公共区域对酒店建筑整体所起到的空间连接、交通组织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属性要求。

展示性是指公共区域空间美学的产品化体现程度。在体验经济时代,酒店公共区域的展示功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设计要求,要求围绕酒店整体风格定位,以设计主题为引导,以更可视、可感、可体验、可分享的媒介要素为手段营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空间形态,赋予公共区域更强烈的刺激感与感染力,从而形成酒店整体空间的品位感和舒适度。

社交性是指公共区域“空间与人”的共生状态。酒店公共区域分为流动空间和停滞空间,随着共享办公、阅读、上网、会客、参禅、茶道、香道、儿童娱乐等新功能、新项目不断地出现在酒店公共区域设计创新之中,公共区域的停滞空间具有了更为丰富、立体、多元的功能与用途,成为了消费者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乐于驻留的区域。

体验性是指公共区域的空间“价值丰度”,即空间带给人的心理满足与延伸性需求满足。按照理查德·泰勒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人并不具有经济学理想中的理性,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作决策时受到“心理账户”影响,往往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行动。因此,酒店公共区域的体验性更表现在通过在区域内的深度体验,影响人们需求的“心理账户”,从而激发出消费者对潜在产品的购买欲望,实现延伸性需求的满足感。

收益性是指酒店公共区域的空间“贡献力度”。在传统的酒店设计思维中,酒店公共区域中有相当比例的面积空间处于无收益状态,整体上降低了酒店空间的创收能力。因此,有效地提升传统酒店公共区域中无收益空间的价值,转化其功能,形成新的收益增长点直接影响着中国酒店业的整体效益。

那么随着酒店公共区域的空间属性的变化,我们也需要找寻到与之相匹配的盈利方式,探索酒店非房收入的道路。

依据浩华管理公司《中国饭店业务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从年开始,连续七年来,中国内地的五星级酒店平均每间客房均摊建筑面积持续上升,高达-平方米,进而使同期五星级酒店的每日每平方米经营收入介于4.5—6元之间,每日每平方米经营毛利仅为1.4—2.1元,与香港、新加坡等成熟市场之间存在3到5倍的差距,而香港平均每间客房均摊建筑面积仅为84平方米。由此可见,酒店空间的合理利用与潜在价值开发直接决定着经营效益的高低。

过去酒店的收益率多数只能从客房坪效中获取,公共空间往往处在“陪嫁姑娘”的境地,备受冷落的情况已经过去了,如今公共空间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也将越来越重要。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134.html